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案件快报 -> 案件快报

通许法院:十四年不懈追踪 八旬老人终得偿

  发布时间:2025-09-12 09:23:34



一笔拖欠十四年的借款,一位已至耄耋之年的申请人,一名销声匿迹多年的被执行人。法律不会让诚信蒙尘,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2025年9月11日,通许县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们经过长达十四年的持续追踪和不懈努力,成功找到“人间蒸发”的被执行人晋某,并为年过八十的申请人孙老太太追回了全部借款本金及利息,为这起跨度漫长的执行案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传递了司法为民的力度与温度。

基本案情

时间回溯到2011年4月间,晋某以生意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多次向同村时年已经72岁的孙老太太借钱,累计金额达到10余万元。双方约定于2013年11月偿还,到期后晋某却一直未偿还欠款。经过老太太多次催要,晋某仍以各种理由拖欠。由于孙老太太年事已高,无奈一纸诉状将晋某告上通许县人民法院,经过本院开庭审理查明后,判决晋某向孙老太太偿还欠款及利息。判决生效后晋某仍未履行,老太太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

执行案件立案后,案件承办人迅速启动网络查询,未发现晋某有可供执行财产,随后执行干警又迅速前往晋某户籍地进行实地调查,经过调查发现晋某早已不在户籍地居住且家中无人。经过和孙老太太沟通,老太太也说不出晋某现在情况,且很久都没有见到过此人,电话也被拉黑,案件一时陷入“死胡同”状态。承办法官只能另寻他路,一方面利用张贴悬赏公告方式逼晋某现身,另一方面通过调查户籍信息方式寻找晋某线索,但均无所获。

后查询到晋某的“粮食补贴”款还在正常发放,承办人迅速将其账户冻结,每年进行扣划用于履行该案,此时老太太已经接近80岁高龄。每次本院干警与其见面都耐心听其诉求,且每年过节均派人进行慰问。后执行干警又前往晋某户籍地调查“宅基地”情况,未发现可用线索。通过不断的调查,查询到晋某儿媳名下有房产,怀疑晋某在此居住,得到线索后本院执行干警又迅速前往调查,发现该房产处于施工状态,该案一时又陷入停滞状态。

几年间,本院干警根据零星线索多次往返于郑州、开封、新郑与晋某户籍地等处落实调查,终于发现晋某的工作地。锁定晋某的工作地后,院领导迅速组织干警驱车前往,经过数日的蹲守,终于成功将晋某拘传。当天案件承办人,一方面从法律、道德、公序良俗等方面耐心向晋某讲解利害关系,督促晋某尽快履行;另一方面执行干警劝慰孙老太太让其不要太过激动以免血压升高有危险。经过数小时的执行讲解法律法规,一直到第二天凌晨,最终晋某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将该案全部履行完毕。当执行干警将执行款交到孙老太太手中时,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向干警们道谢。此时的时间已经是2025年了,老太太也已是86岁高龄,前前后后经过了14年,本案终于案结事了“落下帷幕”。

典型意义

无论时间过去多久,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都必须得到维护。本案跨越十四年,人民法院的执行力度并未随时间流逝而减弱,最终兑现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力地捍卫了司法公信力和法律尊严。此案清晰地表明,“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试图通过“躲猫猫”、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执行,终究是徒劳的。随着执行查控系统的日益完善和信用惩戒体系的不断健全,任何企图逃避履行法律义务的行为都将无处遁形,最终只会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和信用代价,甚至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责任编辑:兰明谣    

文章出处:执行局    


关闭窗口

您是第 6756466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